• Home
  • 簡介
    • 關於我
    • Wanderwall
    • 免責聲明
  • 登山
    • 香港
    • 海外
    • 露營
    • 戶外相關
  • 日本
    • 關東
    • 關西
    • 中部
    • 四國
    • 九州
    • 中國
    • 北海道
    • 日本旅宿美學
    • 留學
    • 工作假期
  • 歐洲
    • 丹麥
    • 冰島
    • 瑞士
    • 法國
    • 德國
    • 匈牙利
    • 意大利
  • 亞洲
    • 香港
    • 台灣
    • 西藏
    • 中國
  • 音樂
    • 現場紀錄
    • 歌詞翻譯
  • 二次元
  • 隨筆
    • 文化研究
    • 旅遊經歷
    • 語言學習

世界這樣大

好天氣下走了一段簡單路線,在難得的冬日藍天總覺有點奢侈。
12月 30, 2017 No 留言

聖誕前夕去了一趟沖繩。有些地方可以跟陰雨天很匹配,但沖繩顯然不是這樣的地方,偏偏七天的旅行只有兩天短暫放晴。坐在往久米島方向的船上,船艙本身就很冷清,三小時的船程,斷斷續續醒來,每次抬頭看窗也是被雨水覆蓋。

「我們聽到的雨聲並非雨本身的聲音,而是雨水踫到各種物體後所發出的聲音,被它所遇到的物體翻譯成各種不同的語言。雨水如此豐沛,等待它的譯者又是如此之多。」

船也算是開得穩妥,翻開上個月買來《森林祕境》作者的續作《樹之歌》,剛好讀到這段,忽然對這個被海包圍的島城抱有很多幻想。看書時我都不會聽歌,但是不用打開手機按播放鍵,腦海裡已經自動響著 Of Monsters and Men 的 Black Water。I need nothing to travel the sea. I need nothing. I need nothing.... 後來在車路上走得悶了,又或是從房間看著被雲覆蓋的日出,都總是重複的唱著這句。毫無疑問以後只要聽到這首歌就能回到這裡的大海。





I need nothing
我不需要任何東西
To travel the sea
去助我橫渡海洋
I need nothing
我不需要任何東西
I need nothing
我不需要任何東西
But there's something
但那裡有些東西
Eating at me
向我侵蝕
Black water
黑色的水
Take over
代替我

Swallowed by a vicious vengeful sea oh ooh oh-oh
被邪惡又帶有復仇心的海洋吞噬
Darker days are raining over me oh ooh oh-oh
黑暗的日子像雨水般傾盤而下
In the deepest depths I lost myself oh ooh oh-oh
在最深的深處失去自我
I see myself through someone else
我在某個人身上看到自己

The strange silence
那異常的寧靜
Surrounding me
圍繞著我
Grows closer
日趨接近
Feels colder
感覺越來越冷
But I'm ready
而我已經準備好
To suffer the sea
去承受這片大海
Black water
黑色的水
Take over
代替我

Swallowed by a vicious vengeful sea oh ooh oh-oh
被邪惡又帶有復仇心的海洋吞噬
Darker days are raining over me oh ooh oh-oh
黑暗的日子像雨水般傾盤而下
In the deepest depths I lost myself oh ooh oh-oh
在最深的深處失去自我
I see myself through someone else
我在某個人身上看到自己

Swallowed by a vicious vengeful sea oh ooh oh-oh
被邪惡又帶有復仇心的海洋吞噬
Darker days are raining over me oh ooh oh-oh
黑暗的日子像雨水般傾盤而下
In the deepest depths I lost myself oh ooh oh-oh
在最深的深處失去自我
I see myself through someone else
我在某個人身上看到自己

Swallowed by a vicious vengeful sea oh ooh oh-oh
被邪惡又帶有復仇心的海洋吞噬
Darker days are raining over me oh ooh oh-oh
黑暗的日子像雨水般傾盤而下
In the deepest depths I lost myself oh ooh oh-oh
在最深的深處失去自我
See myself through someone else
在某個人身上看到自己



比起深淺有致的藍,對沖繩的印象更多是灰沉的。

※本翻譯僅提供學術交流使用,請勿用於商業使用或隨意轉載,如需引用請註明出處。
12月 28, 2017 No 留言

前一晚十點半,在長野的松本看完 Live 之後衝到巴士站,坐上從 j-bus 網站預約好的高速巴士,比坐新幹線便宜一半,也不用轉車,睡醒後人已在京都。實際行車時間其實不長,記得凌晨兩三點已經到了京都附近,但他們不會半夜放你在路邊,而是停在休息站,直到接近日出才繼續行駛,下車時是早上六點。日出後商店 Cafe 等陸續開門,早餐過後便坐市營巴士到銀閣寺。對!一清早又開始登山。
12月 01, 2017 No 留言

這次的行程完全根據想看的樂隊所演出的地方而定下路線,所以才會從東京開始→河口湖→甲府→長野→京都→最後到大阪。長野是我一直很想去的縣,留了好幾天打算走走那裡的山,找資料時才發現 11 月尾這段時間附近的山脈大多已經封了、或是冬期沒有巴士接駁服務、更多是只有駕車才能到達登山口的。剩下還能去的是我還沒有信心走的雪山、或是沒有降雪但是地點離市區比較遠的,又不想額外再花交通費。想不到一場來到長野,除了飯盛山以外沒能登上更多的山。(不過我看的山脈只是從南牧村到松本市之間的範圍而已,如果是打算在這段時間走遍整個長野的人,請無需將這段話當作參考)

遺憾的開著 Google 地圖隨便看,發現松本市下方有個很大的湖。把「諏訪湖」這個名字丟到搜尋欄,看看圖片,怎麼好像有點面善?呃,這不就像是《你的名字》裡面的糸守湖嗎?!再看了資料,果然很多人也有同樣的聯想,甚至已經有不少聖地巡禮報告。除了外型相像,更大原因是因為導演新海誠正是出身於長野,所以令人確信這就是糸守湖的原型。不過根據 Twitter 上的說法,其實他只有說過糸守湖初期是以同樣在長野的松原湖和大月湖作為參考。不管怎樣!諏訪成為一個值得停留一天的小鎮。

早前找代購幫忙買了 Live 演出的門票後寄到諏訪的酒店,代購稱這個地方為鄉下。在上諏訪站下車後覺得沒法反駁,因為甚麼都沒有,最時髦的東西大概是車站的 Tully's Coffee 吧。想要從高處看諏訪湖首先要到山上的立石公園,由於到昨天為止已經連續上了五日山,這天本來想花點錢坐巴士,但班次極疏,沒有輕鬆命運的我,還是走路上去吧。

這次的上山不是在森林中,而是在民居之間走。Z 字型的上斜,有時會有樓梯捷徑,有時要走在馬路邊,幸好車並不多。走的時候請保持安靜,畢竟相信在《你的名字》出現以後才逐漸多人打擾這邊的民居。




晴天下的諏訪湖太美了,像塊巨大的鏡子,將藍天白雲的倒影收在裡面。在地圖上看只覺得是一點小小的藍色,以肉眼看才覺得震撼,只是鄉下的一個湖已經這麼廣闊。

除了看湖,這裡也是個公園,有很多在香港不可能看到的遊樂設施,全部以動物作為主題,但是你不會看到普通的貓貓狗狗,而是獨角仙、或是食蟻獸之類的造型,實在是超級!可愛!還有條極長的滑梯,這不就是從小時候開始一直很想玩玩看的東西嗎!簡直就像在倫敦一個公園發現可以玩飛索的心情一樣。太棒了。


「花朵看見垃圾會哭哦」

原路下山,去下諏訪的諏訪大社。沿著湖走路的話只需一小時,前半段是湖畔公園,還會經過足浴,畢竟諏訪是溫泉聖地。後半段比較悶,間中經過一些餐廳也有小公園,但是湖一直在旁,看一眼又會覺得治癒。




接近下諏訪站開始有很多指往諏訪大社的路牌。諏訪大社共有四社,這次只去下社的春宮和秋宮,另外兩座大社要再坐車才到。有別於京都或是出雲這些熱門的神社之地,諏訪大社讓我初次感到神社該有的寧靜。在樹木間透出的光線很美,站在原地看了一段時間。

參觀完再走路到春宮。這是一條很棒的散步道,會經過很多珈琲店,還有貓 Cafe,然後也許因為鄰近神社,建築都帶點江戶時代的感覺,特別是有間橙色的理髮店,一瞬間以為自己在時光倒流的夢中。



春宮比起秋宮更靜了。寫了繪馬許了願,要實現啊。




回到上諏訪已是四點多,日落後變得非常冷。長野真的很冷。本來想再上一次立石公園看看諏訪湖的夜景,但很快就被以下的景色嚇到:走在路上,可以看到地上總有一條彎彎曲曲的白色線,在白天時好像沒有的。聽到天上傳來嘈吵的聲音,抬頭一看,所有的謎題已經解開了,兇手就是——烏鴉!那條白色線,正正在牠們站著的電線下方。

可知道日本街上電線杆無處不在。眼前的風景是這樣:任何你會走過的街道都有電線杆,而所有電線的上方都站滿了烏鴉。沒有戴帽子的我瞬間陷入恐慌,不不不,我一身黑衣服不能染上白色的,就算盡量不走在電線下,過馬路的時候還是有機會走過。只是回酒店的幾個街口,已經讓我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這夜我徹底敗給烏鴉。

奉勸想在諏訪的傍晚後繼續乾淨地活下來的人,戴上帽子吧。想起當時也看到有人撐傘。



想到白天時那條乾淨的街道,就覺得身在諏訪每天努力工作的清潔工很偉大。



11月 29, 2017 No 留言
一開始生不出任何好感的地方,最後竟然成為這次最美好的回憶。
11月 28, 2017 No 留言
因為《Buddha California》的歌詞才對這座山感興趣的人,也許只有我吧。
11月 27, 2017 No 留言
來甲府好像就要去昇仙峽,但如果只坐纜車來回就太無聊了。
11月 26, 2017 No 留言
悠閒旅行好像從來不會發生在我身上。
11月 25, 2017 No 留言
如果你有看過ヤマノススメ動畫,可能會對這個名字有印象。無錯,今日要去聖地巡禮!
11月 24, 2017 No 留言
在今年二月走過初心者適宜的高尾山,當時在山頂就很在意那個標明需用五小時往陣馬山的路牌。
11月 21, 2017 No 留言
從前一天的表尾根開始連續三天上山,中間的這天就坐纜車上去輕鬆行吧。本來是這麼想的。
11月 20, 2017 No 留言
Newer Posts
Older Posts

About me



Rem
香港在住

沒有驚險闖蕩的旅歷
僅有樸實無華的分享

合作查詢 / 意見交流
rrrrrem@gmail.com

Labels

二次元 山岳 / 香港 山岳 / 海外 工作假期 戶外相關 日本文化 日本旅宿美學 香港 旅遊 / 中國 旅遊 / 丹麥 旅遊 / 日本九州 旅遊 / 日本中國 旅遊 / 日本中部 旅遊 / 日本北海道 旅遊 / 日本四國 旅遊 / 日本關西 旅遊 / 日本關東 旅遊 / 台灣 旅遊 / 冰島 旅遊 / 匈牙利 旅遊 / 西藏 旅遊 / 法國 旅遊 / 意大利 旅遊 / 瑞士 旅遊 / 德國 旅遊經歷 留學 現場紀錄 歌詞翻譯 語言學習 露營

Support Me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
請您為我贊助小小的一杯珈琲
給我大大的鼓勵繼續寫更多文章及創作


Buy me a coffeeBuy me a coffee





↓↓ Visit my shop ↓↓



Popular Posts

  • 【東京】貓神降臨|4 座貓貓鎮守的神社 / 寺廟
  • 【東京留學】搬家回國處理舊物|販賣、捐贈、回收還是丟棄?
  • 【香川】在天空鳥居俯瞰瀨戶內海|高屋神社
  • 日本女僕文化的存在意義
  • 【香川】飛天貓咪的日常|佐柳島

recent posts

Blog Archive

  • ▼  2025 (6)
    • ▼  8月 (1)
      • 【岐阜】山城中的時光膠囊|郡上八幡|中嶋屋旅館
    • ►  7月 (1)
    • ►  5月 (2)
    • ►  3月 (1)
    • ►  1月 (1)
  • ►  2024 (12)
    • ►  10月 (2)
    • ►  9月 (2)
    • ►  8月 (2)
    • ►  6月 (4)
    • ►  5月 (1)
    • ►  1月 (1)
  • ►  2023 (10)
    • ►  12月 (1)
    • ►  11月 (1)
    • ►  10月 (2)
    • ►  9月 (1)
    • ►  7月 (1)
    • ►  6月 (1)
    • ►  5月 (1)
    • ►  2月 (1)
    • ►  1月 (1)
  • ►  2022 (1)
    • ►  9月 (1)
  • ►  2021 (8)
    • ►  10月 (1)
    • ►  9月 (1)
    • ►  3月 (1)
    • ►  2月 (3)
    • ►  1月 (2)
  • ►  2020 (25)
    • ►  12月 (1)
    • ►  11月 (1)
    • ►  10月 (2)
    • ►  9月 (3)
    • ►  8月 (1)
    • ►  7月 (1)
    • ►  6月 (1)
    • ►  5月 (2)
    • ►  4月 (3)
    • ►  3月 (3)
    • ►  2月 (6)
    • ►  1月 (1)
  • ►  2019 (7)
    • ►  12月 (1)
    • ►  10月 (2)
    • ►  6月 (1)
    • ►  4月 (1)
    • ►  3月 (1)
    • ►  2月 (1)
  • ►  2018 (32)
    • ►  12月 (5)
    • ►  11月 (2)
    • ►  10月 (1)
    • ►  7月 (1)
    • ►  6月 (2)
    • ►  5月 (2)
    • ►  3月 (6)
    • ►  2月 (7)
    • ►  1月 (6)
  • ►  2017 (39)
    • ►  12月 (3)
    • ►  11月 (11)
    • ►  10月 (6)
    • ►  9月 (3)
    • ►  8月 (2)
    • ►  6月 (3)
    • ►  5月 (5)
    • ►  4月 (2)
    • ►  2月 (1)
    • ►  1月 (3)
  • ►  2016 (8)
    • ►  12月 (1)
    • ►  11月 (1)
    • ►  9月 (1)
    • ►  8月 (2)
    • ►  2月 (2)
    • ►  1月 (1)
  • ►  2015 (45)
    • ►  12月 (1)
    • ►  11月 (1)
    • ►  10月 (1)
    • ►  9月 (1)
    • ►  8月 (1)
    • ►  7月 (4)
    • ►  6月 (8)
    • ►  5月 (13)
    • ►  4月 (1)
    • ►  3月 (2)
    • ►  2月 (1)
    • ►  1月 (11)
  • ►  2014 (28)
    • ►  11月 (1)
    • ►  9月 (3)
    • ►  8月 (1)
    • ►  7月 (2)
    • ►  6月 (2)
    • ►  5月 (3)
    • ►  2月 (4)
    • ►  1月 (12)
  • ►  2013 (36)
    • ►  12月 (6)
    • ►  11月 (28)
    • ►  9月 (1)
    • ►  5月 (1)
  • ►  2012 (1)
    • ►  7月 (1)
  • ►  2011 (2)
    • ►  10月 (2)

Follow Me

Search

Created with by ThemeXpose